考核,从领导开始该公司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泰国据泰国海关(ThailandCustoms)统计数据,2017年1-11月泰国煤炭进口2051.5万吨,同比增加59.3万吨,增长2.98%。其中11月份煤炭产量343.9万吨,同比增长0.2%。
煤炭进口144.9万吨,同比增长15.2%。炼焦煤出口1.78亿吨,同比减少1106万吨,下降5.9%。另据澳大利亚联邦产业创新和科学部发布的数据,2016-17财年(截止6月末)澳大利亚原煤产量5.62亿吨,比上一财年下降0.95%。哥伦比亚据哥伦比亚国家统计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2017年1-11月哥伦比亚煤炭出口9049.9万吨,同比增加1535.7万吨,增长20.4%。煤炭出口3132.9万吨,同比增加913.3万吨,增长41.1%。
1、煤炭产量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11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31.36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11月份原煤产量3亿吨,同比下降2.7%。(编辑:张艳审校:寇建仁)。2017年,淮南矿业集团面对市场流动性收紧、发债较为困难、融资利率走高等问题,不断创新,代理融资工作进展顺利。
此外,金融产业还全力做好职工储蓄计划发行工作,全年成功发行两期职工储蓄计划,近9000人次,认购资金累计14亿元,两期收益率均高于市场上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约1个百分点。依托金融服务平台,为成员单位提供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贷款及代理保险等业务,降低了融资成本。此举将长期坚持,持续增加职工收入。强化资金集中管理,联动账户实时归集成员单位账户资金,资金集中度保持在90%以上,大大提高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2017年,淮南矿业集团财务公司累计为该集团代理融资503亿元,截至2017年11月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与年初相比下降2.49个百分点,综合融资成本较预算下降0.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同行业成本,企业抗风险、保资金链安全能力进一步提升。11月下旬,第一期20亿元公司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
新思路带来新变化、新观念创造新价值。这也为职工开辟了一条安全优质的投资理财新渠道。9月26日,成功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50亿元非公开公司债发行无异议函,实现了该集团在证券交易所平台上直接融资零突破。财务公司充分发挥金融平台和人才优势,积极参与协助企业整体改制上市。
去年8月21日,淮南矿业集团市场化债转股首期40亿元降本增效基金落地,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2.5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放在煤炭清洁利用上面,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应该建立在煤炭基础之上,这一形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能源进口渠道被限制对一个国家而言是致命的,影响巨大,如联合国安理会2017年12月22日通过了对朝新制裁的第2379号决议,该决议几乎完全限制朝鲜进口精炼石油产品的可能,这被朝鲜将其视为战争行为,可见这种制裁会对朝鲜产生什么样影响。进口天然气817亿立方米,增长28.9%。
尽管这些年我国逐步在使石油和天然气的购买渠道和运输多元化,并在国外建立一些石油管道和转运港口,但我国进口的大量能源主要还是要通过亚丁湾、印度洋、马六甲等主要国际水域,大规模进口必然受制于人,这种被动状态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严重缺乏,必须大量进口,但我国并不主导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权,大量进口花费大量外汇。
这使得居民和企业用气成本不断上升。我国能源安全应建立在能源赋存之上为了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环境,2017年我国在北方京津冀及附近地区实行煤改气、煤改电的大规模改造,但供暖季来临却发现没有足够的天然气。
12月18日,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1.2万元/吨。(中央财经大学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中新经纬特约专家)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能源安全新战略思想作为基本遵循,坚持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重大使命。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水平还不高,低成本仍然是我国工业的主要优势,一旦天然气、电力成本上升,我国工业企业是难以承受的,实体经济将会受到更大的打击。2015年11月24日,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神华国华三河电厂3号机组环保排放监测报告,标志着该厂4台机组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全部完成改造并通过环保验收。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结构并极不平衡,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巨大,而石油储量小,分布少,天然气也一样。单从天然气来看,2016 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368 亿立方米,消费量2058 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近700 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34%。
而且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也将能源问题列为政府要优先处理的头号问题之一。其实,我们也非常希望清洁能源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但我国的资源赋存条件却无法支撑这一点,就象沙特、伊朗也不可能建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样,国家的资源赋存条件是保证能源安全的基础。
而如果没有财政补贴,目前清洁能源是很难有竞争力的。从能源储量上看,2016年,我国主要矿产基础储量石油为349610.7万吨, 天然气为51939.5亿立方米,煤炭为2440.1亿吨,按照2015年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量进行统计,如果依靠我国自身资源, 煤炭可支撑61年,石油为6年, 天然气为27年。
根据测算,今冬缺口预计达129亿方,同比增加20%,而国内产量增速仅仅是9%。除河北省外,多地都在探索、改进煤炭排放模式,部分电厂通过多元的技术创新和集成优化实现了超低排放,而且一度电一分钱的超低成本也让燃煤电站从此扔掉大气污染大户的帽子。
最近我国天然气需求暴涨也拉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大涨,9月上旬LNG价格的3127元/吨,11月中旬之前,国内天然气市场还较为疲软,到了11月28日,已经达到7000元/吨,短短十余天,部分地区涨价高达3000元/吨,12月中旬突破万元大关。如果北方大面积实行煤改气、煤改电各级地方政府无疑会负担沉重。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煤炭清洁利用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煤炭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脱硝等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可以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提升燃烧效率,极大减少污染物排放,煤炭清洁利用已经逐渐成熟。2017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0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生产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5%。
近些年来美国煤炭消费不断下降,但那是建立在美国页岩油革命美国石油、天然气产能不断增加的基础之上的。最后只能在很多地方恢复原供暖方式。
自此,京津冀实现了首家燃煤电厂全厂近零排放。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煤炭逐步减量化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这一过程绝不能操之过急,任何能源决策必须考虑到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条件,也必须考虑到经济上的可承受性,必须科学合理。
从我国能源的禀赋情况看,我国只有煤炭是丰富的,居世界第三位,能够自主支持我国能源的安全,其他能源均受到进口的各种情况影响。事实上,除了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任何一个大国都必须把能源安全建立在自己的资源赋存基础之上,否则一旦出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整个国家能源安全将无法保证。
从国际上看,2016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占世界比重为4.6%,而消费量却占到13.1%,天然气生产量占世界3.9%,消费量占5.9%,煤炭生产量占世界46.1%,消费量占世界50.6%,也就是说,在煤炭去产能的情况下,我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均不能自给自足,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即便这样,也无法满足供应。那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去煤化是否适应当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要求?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赋存的天然特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我国能源工作的第一任务,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建立在本国能源资源赋存条件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对煤炭的清洁利用,没有必要搞去煤化的大跃进,给国家能源供给带来严重负担。
因此,我国的能源安全需要一方面继续扩大石油天然气的外购渠道和路径,另一方面必须把能源安全建立在自己天然优势即煤炭之上。经济因素影响能源选择除了能源安全之外,经济因素在我国能源使用选择上同样起重要作用。
但是,这些能源发电成本是远高于火力发电成本的,它们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财政补贴。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5.650, -0.09, -1.57%)、核能等等,我国风能、太阳能发电量也居世界前列。
可以想见,随着我国天然气进口需求的增加,国际天然气价格还会上涨。从国内能源消费来看,2016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石油占18.3%,天然气占6.4%,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13.3%,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煤炭消费在下降,但依然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